探索汽车世界的无限可能

2023年首次降准来了 历次降准对股市走势影响如何

时间:2023-03-18作者:瑞虎之意分类:口碑测评浏览:32976

  2023年首次降准突然而至。

  3月17日下午五点,中国人民银行(下称“央行”)网站发布消息称,央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25个百分点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

  不少分析师直言央行此次操作“超预期”。2023年春节后,资金利率有所走高、资金利率波动加大。央行在今年每月中旬的MLF(中期借贷便利)大都保持了超量续作,但未见有明确降准“信号”释放。几日前的3月15日,央行开展4810亿元MLF操作,MLF加量续作下,一度被视为近期降准预期下降的标志。

  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.6%。有分析人士预计,本次降准或释放6000亿中长期资金。

  降准来了

  对于此次降准,央行称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,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,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。

  半个月前的3月3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央行行长易纲被问及央行是否仍需考虑降准或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。彼时,易纲表示,2018年以来我们14次降准,这14次降准大概是把平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近15%降到了不到8%,降了7个多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。过去五年,通过14次降准,不到8%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,不像过去那么高了,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,支持实体经济,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,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。

  2022年4月和12月,央行分别两次降准0.25个百分点,以对应两轮疫情高峰冲击。进入2023年以来,1月和2月的社会融资数据超过了市场预测的水平,显示出经济回暖带动信贷投放、债券发行等方面的活力,但同时也使得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有所收紧。

  尤其在春节后,资金利率有所走高、资金利率波动加大,市场人士分析,央行会采用何种工具来给市场提供流动性,MLF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,还是降准?

  几日前的MLF加量续作一度被认为近期降准预期下降。3月15日,央行开展4810亿元MLF操作,本月MLF到期量为2000亿元,因此本月是“超额续作”,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,央行本月连续加量意味着短期内降准的概率在下降。

  中信证券(600030)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3月17日上午曾发表观点认为,“流动性水位下降阶段,央行往往基于经济基本面强弱判断超额续作MLF与降准工具选择;当下流动性市场同时面临总量与结构层面压力,若经济延续强势修复则后续超额续作MLF的可能性更高,但需关注MLF存量突破5万亿元触发央行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。”

  预计释放6000亿中长期资金

  本次降准也延续了2022年的“小步幅”操作――0.25个百分点。央行未公布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的金额,国金证券(600109)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,本次普降0.25个百分点的幅度与2022年两次保持一致,预计释放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,叠加月中MLF超额续作2810亿元,3月合计投放中长期资金近9000亿元。

 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预计,此举会进一步支持银行资产扩张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,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长期资金,预计释放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,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沛。但资金供给量加大的同时,或将加大银行选择合意资产的难度。


  股市方面的表现来看,2018年以来,公布降准后次日,上证指数涨多跌少。3月17日收盘,沪指报3250.55点,涨幅0.73%;深指报11278.05点,涨幅0.36%;创业板指报2293.67点,跌幅0.36%。

  对于本次降准,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,本次降准将助力经济企稳向上;第二,降准将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,更好满足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;第三,降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,引导货币市场流动性供需回归稳定。

  赵伟认为,降准补充基础货币,平抑资金波动、助力宽信用。伴随实体需求逐步修复、宽信用正在加速进行中,或加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,微观表现为银行往外“融钱”减少、资金利率明显抬升。年初以来,MLF每月的超额续作或已表明央行在加大对银行中长期负债的支持;3月初国新办发布会上,央行行长提及“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…综合考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”,也已释放一定信号。往后来看,货币政策“精准有力”下,结构性支持或是主流。

(责任编辑:王刚 HF004)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